图片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图片校园

腕下风雷 激震无声——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中学部“书法名人堂”常规展记(七)

发布时间:2023-07-09

“艺术教育是唤醒、艺术教育即生长、艺术教育是摆脱奴役” 。艺术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象,在于广博涉猎,在于结合自身灵性选择的深层思考,在希望里反复濯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中学部在培养时代新人对艺术精神的认知实施有效途径,把书写内心展示自我作为一个让同学们浸润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养蓄新时代美少年精神。         

中学部“书法名人堂”用传统节气、词牌名和书法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同学们的作品榜书书写节气和词牌名作为展览主题,既能感受节气背后的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又能了解节气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同时也能在如梦令、沁园春、踏莎行等等经典词牌文化中悠游以此方式生发我校时代新人的新审美文化为目的,根植传统,面向未来,时代新人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审美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书法名人堂”,期在不经意间蕴养文艺。

至今已五十五期整,每一位堂主都坚持书写个人小传或创作手记,笔墨和文字,相映生辉。文如其人,书如其人。

第四十八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1班 王佑东


书法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古代文人必不可缺的四样物品。书法源于文字,文字因书法而产生艺术形式,两者相互碰撞,形成了中国书法,记载了历史,表达了个性,历经五千年,数十个朝代的更迭,从甲骨文演变成楷体,是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手艺即守艺,我也定会传承中国悠远的汉字文化。                                        

文:王佑东/王海鹰老师


第四十九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11班 宫伟棋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见证了我们的历史,保留了古时的痕迹。书法我带来了不少益处。软笔书法远比硬笔更有韵味,我在硬笔书写间不经意带出了软笔的笔法。写书法,在线的运动中体会时间的流动,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审美。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学习书法,传承这美妙的中国文化。

文:宫伟棋/葛金钰老师


第五十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2班 于淼


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笔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书法史始终伴随文字史,她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意境美是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所产生的美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她能够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通过阅读书法作品,我可以大致了解到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于淼/王海鹰老师


第五十一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5班 刘乔智


练习软笔书法的这段时间来,我深受影响,在书写硬笔时字体有一些所练习的魏碑字体的影子,使起笔略大,通篇隐隐有毡裘气,但线条硬朗了许多。魏碑书风的刚劲洞达也无声的滋养着我。学以致用,在平时写字时努力不囿于魏碑的刻板藩篱,将雄强酣足的正向因素化为己用,和规范字两相融合但不至于混淆,提要钩玄,积健为雄。

文:刘乔智/于泽老师


第五十二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6班 王铭泽


书法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爱好。他不像机械做事那样枯燥,也不像放任玩耍那样随便:既可方正,又可洒脱,能随着心情变换字体。小时候写书法是为了让妈妈高兴,现在写书法则是让自己开心。每写完一个字,一幅作品,心中便充满兴奋与自豪。对我而言,这种写字带来的自豪感,便是我坚持写书法的要点之一。于是,这由书法带来的自豪与幸福,随着文字之美一起刻入我心上。

文:王铭泽/任义芬老师


第五十三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5班 赵跃涵


书法最迷人的地方在于过程,笔尖饱沾浓墨,在宣纸上徜徉,留下鲜活的痕迹,那正是此时此刻,是我的生命印迹。书写时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是汉字的结构和运笔,逐渐的便是气度和风骨了。当一幅佳作呈现在眼前时,心中无比欢欣,有征服困难的自豪,也有沉甸甸的满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漫漫书路,滚滚红尘,澎湃而行!                 

文:赵跃涵/于泽老师


 

第五十四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1班 孙语婷


练习书法需要沉下心来再动笔,修养身心,陶冶性情,在笔墨中悠游。心浮气躁则满纸火气,观感不佳。我对书法最初的认识是老师挂在嘴边的横平竖直,但书法并不是小小头脑中想象的那样刻板,它追求的是矛盾的自然融合。如颜真卿用篆籀线写庙堂气,宋徽宗瘦金体刚劲含婀娜等等,书法是我国的传统美,美在于流动,在于和谐。

文:孙语婷/王海鹰老师


第五十五期书法名人堂堂主

六年5班张婧宁


书法带给我了什么?这个问题,从我第一次握着笔杆便一直在找寻答案,我在典籍中找,是韦编三绝的锲而不舍,还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命不凡?我在伟人中找,是戏台下看出新中国的超凡头脑?还是在人生浮沉中的品味人情?或许,都不是。它只是暗淡生活中的一点光亮,只是慰佑我心灵的一份解药,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让那个偏执、孤辟的我,看到了光,看到了希望。

文:张婧宁/于泽老师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华民族的象形文字及体系书写能够上升到精神层面,是最初的写者在勾勒刻画里抓住了最原始的审美萌动,随着世事变迁历代圣手又在汉字的延绵更迭中凝聚了自然之善和性灵之美,故而有意志存于内。汉字书写带动出来的人参与的过程,包含技术智慧、文化智慧、美的创造智慧、书写和大自然之间化取的智慧。书法的究竟是求善,是人对美的元素的运用,书写过程中流露出的情感记录,传递人的内心的审美表达,是完成了绘画本质的一个过程,以万物之象来折射和表达人的精神。

  与自然为徒,与性灵为徒,与古人为朋曹,各有灵苗各自探。省二实验坚持以文化人,文化强校,唤醒自由独立之精神,踏碎禁锢处,一派生机。

撰稿:赵焱 摄影:李天鹏 编辑:谢绍霞  审核:李明华、柳迎春、李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