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有效教学”简介
“有效教学”简介
?
一、有效教学的提出背景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促使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无效或低效问题致使人们不得不提出一种相对高效的教学方法。课改专家、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博士曾指出“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叫低效或无效教学。低效或无效教学都严重影响了师生双方的动机水平和身心健康。这种无效主要体现在学习方式、课堂提问、学生激励、教师语言、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多媒体课件使用等方面的无效。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惟一指标。
三、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多花时间多出效率”。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和花多少时间,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关注教学的可测性和量化。教师教学要有明确且具体的目标,并应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完结时,能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测量。当然,不能简单地说“可量化”的教学就是好的、科学的教学。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也反对过于量化。应该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4.关注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但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四、教学途径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三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动态生成。四是反思少。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目标的有效。内容的有效。教法的有效。
2.课堂的有效组织: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3.课后的有效练习: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
提升三种教学能力
1.课堂调控能力。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2.信息反馈能力。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3.评价指引能力。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五、“有效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有效教学中比较普遍地存在教师有效教学观念淡薄,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失衡,课堂管理低效等问题。
1.教师有效教学观念淡薄。近年来,尽管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和进步,但其现代有效教学观念的淡薄和缺失仍极为明显,并严重妨碍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在教师的观念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传统的讲解与接受的填空式的思想影响,重逻辑思维,轻直觉思维,重演绎思维,轻归纳思维。
2.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失衡。教学的纵向结构是指教学的时间展开顺序,横向结构是指全班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性个体学习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时间展开中的空间组合方式,内向结构是指课程实施中师生所要实现和达成的教学内容、目标和任务体系。课堂教学总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课程任务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科学设计和规划教学的纵向时间结构、横向空间和课程内向结构,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以往的教学改革考虑较多的仅是教学的纵向时间展开形式,而对同样重要的作为教学另一面的空间组织形式和课程内容结构及其关系却较少注意,这必然对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伤害。
3.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人们强调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而对同样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堂管理问题却鲜有关注,从而导致了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的低效和失控。